一種爭論了近20年的轉基因食品——黃金大米,可能終于要面世了。據《科學》雜志報道,孟加拉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個種植轉基因黃金大米的國家環球時報-環球網 2019-12-06 10:56
鼠疫無藥可治?5G手機運用了毫米波,可導致失明?有的牙膏可殺滅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病和胃癌?……這些,都是謠言。昨天,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12-05 13:46
雖然大多數人對大腸桿菌都厭惡至極,但它們卻是科學家較為看重的研究對象之一。最近科學家們就成功為大腸桿菌更換了食物口味。根據發表在《知否 2019-12-04 16:00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一個研究小組新發現了結核病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并成功通過一種藥物組合阻止這種耐藥機制被激活,通過兩個月治療就新華網 2019-12-04 14:31
60多年來,對太陽的觀測表明,當磁波離開太陽內部時,強度會增加,但其內在緣由一直是未解之謎。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日報道,現在,一科技日報 2019-12-04 13:53
資料圖:研究人員培植克隆豬。(圖源:路透社)人類臟器的移植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大課題,相關動物實驗也層出不窮。最近,日本一個研究團隊就準海外網 2019-12-03 14:49
北京時間12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我們每天都要做出各種各樣的決策,比如考試時該選哪個答案、面試時該選哪個候選人等等。有時我們在新浪娛樂 2019-12-03 09:25
傳統觀念認為,行星只能圍繞像太陽一樣的恒星運行,但兩位日本科學家挑戰了這一觀念。他們通過計算得出結論稱,一顆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可能也北京青年報 2019-12-02 16:09
艾滋病究竟從何而來?從1981年人類確認發現艾滋病到現在,將近40年里,科學家們除了積極尋找治療方案外,也一直在試圖解開艾滋病起源之謎。中國科普博覽 2019-12-02 11:30
人類和腫瘤的較量似乎是一場永遠沒有結局的影片。人類總想挖空心思地掌控腫瘤,而腫瘤偏偏狡猾多變,它總是給人類制造各種難題。談攻克癌癥中國科學報 2019-12-02 11:28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不少觀眾聚攏在科技日報 2019-11-29 09:34
香港大學造出世界首個人造迷你心臟,研究人員使用干細胞,借助基因工程等技術,只需要幾升血液,就能再造專屬的人類迷你心臟。使用有人體細梨視頻 2019-11-28 15:37
北京時間11月28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日本研究人員指出,數萬顆巨大的巖石行星可能環繞超大質量黑洞運行,其方式類似于地球環繞太陽新浪科技 2019-11-28 09:26
中國有句老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僅僅是人的心理作用嗎?答案是否定的。南京醫科大學朱東亞教授團隊研究認為,大腦中前扣帶皮層至腹科技日報 2019-11-27 15:58
北京時間11月27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站報道,最新研究顯示,雖然木星大紅斑云層明顯縮小,但是該風暴強度仍然很強。木星大紅斑是太陽系最強新浪科技 2019-11-27 09:34
北京時間11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匈牙利科學院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發現了宇宙中第五種自然力,這可能會改變我們對宇宙運行方式的理新浪科技 2019-11-27 09:31
印度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人體DNA中的某些區域可免受輻射傷害,這一發現對維持人類基因組穩定性至關重要。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美國細新華社 2019-11-26 11:11
結核病是一種攻擊肺部的傳染病,每年會奪走全球150萬人的生命。近日,在2019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中,由中國藥科大學15名本科生組成科技日報 2019-11-26 10:43
德國天文學家發表最新研究稱,他們首次在名為NGC6240的星系中央發現了3個超大質量黑洞。該星系距地球約3億光年,這些黑洞彼此相鄰。研究人科技日報 2019-11-25 11:09
幾年前,日本的一個物理學家團隊創造出了一個不同尋常且從未曾見過的亞原子粒子。他們在將鈣核粒子流在粒子加速器中一次又一次地撞向金屬圓原理 2019-11-25 10:25
北京時間11月25日消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些古代隕石在墜落到地球的時候,還攜帶少量的糖類成分。需要說明的是,這里說的不是蔗糖,而是新浪科技 2019-11-25 10:00
時空到底是平滑的,還是塊狀的?北京時間11月25日消息,我們的基本現實是連續的,還是被分割成了無數微小、離散的部分?換句話說,時空是平滑新浪科技 2019-11-25 09:56
1、動物食糞癥的解釋很復雜,25%以上的狗出現不同形式的食糞癥,當狗吃自己或者其他動物的糞便時,它們不會告訴人們在想什么,研究人員現已新浪科技 2019-11-25 09:51
關注營養健康的朋友們大都知道,魚類、堅果中富含一類對身體有益的好脂肪:不飽和脂肪酸。大量膳食研究告訴我們,一定劑量的ω-3脂肪學術經緯 2019-11-25 09:47
會!這幾乎是一種必然。證據呢?不急,咱們先來了解兩個事實。事實一月球的質量為0 0123個地球質量,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故月球上的逃中國科普博覽 2019-11-25 09:41
當人們憑借直覺做出選擇時,可能常?;岜蝗銜豢科?,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當即時答案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時,諾貝爾獎獲得者、行為經濟學知否 2019-11-22 10:39
如果只吃牛肉的話,高膽固醇、癌癥和壽命縮短都是非常現實的風險北京時間11月22日消息,全牛肉飲食并不是什么新潮的飲食法,早在一百多年前新浪科技 2019-11-22 09:26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日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他們使用第六代豬肌肉科技日報 2019-11-22 09:18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茜曾有位外國作家在自己的飲食著作中提出:你只應該吃你奶奶認為是食物的東西,那才是健康的食物。這打擊的中國青年報 2019-11-21 15:51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是人類食物和能源的主要來源,也是農作物產量形成的基礎。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資助下,作為973項目科技日報 2019-11-21 11:07
舒適的枕頭和溫暖的羽絨被并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睡眠和休息。根據一份新的病例報告,一名43歲的男子在改用羽毛床上用品后,開始感到極度疲勞知否 2019-11-21 11:05
月全食是最容易觀測,也是辨識度最高的天文現象之一。相比于同一地區六十年一遇的日全食,月全食的出現頻率更高。但是本次月全食恰逢月亮位中關村在線 2019-11-20 16:04
而現階段,有很多人開始通過藥物提高智力。在歐美國家,學生黨、軍人、貨車司機等需要大量消耗精力的人群開始將一種聰明藥視為救命藥丸。這未來論壇 2019-11-20 15:32
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恒星正以超600萬千米每小時(約光速的1 180)的速度穿過我們的銀河系。預計1億年后,它將永遠離開銀河系。那么它從知否 2019-11-20 10:49
中微子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從宇宙大爆炸到我們身處的地球、太陽等等,都有中微子。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本身也是中微子源,每一個人每天會發射新浪科技 2019-11-20 09:03
民間自古就有這樣的說法,慣用左手的左撇子要比右撇子聰明。然而,左撇子僅占人口總數的10%左右。為何有些人是左撇子?他們為何如此稀少?關知否 2019-11-19 10:44
被排放到下水道中的抗抑郁劑等藥用污染物在野外環境中被越來越多地檢測到,它們已被證明會擾亂非目標物種的行為,包括繁殖行為、焦慮水平、知否 2019-11-19 10:42
北京時間1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1973年,美國空間站太空實驗室(Skylab)上的宇航員們一度宣布罷工、拒絕與任務指揮中心聯系。他們抱新浪科技 2019-11-19 09:14
北京時間11月19日消息,在近期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反物質是進入暗宇宙的入口,那將意味著什么?迄今為止對宇新浪科技 2019-11-19 09:12
精子庫給一些不育夫婦帶來生兒育女的希望,但幾年前的一個新聞事件,至今仍然讓一些男性對捐精望而卻步——34歲的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鄭大洋網-廣州日報 2019-11-18 15:58
11月12日晚間,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生健康委、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在北京市朝陽區政府網站聯合發布消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中國科學報 2019-11-18 15:38
頂尖學術期刊《細胞》最新刊登的一篇論文,讓我們對生命中的大事——吃,有了新的認識。說來奇怪,盡管吃吃吃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著不可或缺學術經緯 2019-11-18 11:13
復旦大學科學家研發一種可注射的纖維狀生物傳感器,植入后該傳感器就像毛發一般附在皮膚表面,纖細柔軟并可以實現對體內多種化學物質的長期新華社 2019-11-18 11:04
很早之前,奇點糕在逛某寶的時候無意間發現過一款神藥——可以保證女性生兒子!商品詳情頁信誓旦旦寫著,這是家里祖上老中醫傳下來的秘方,奇點網 2019-11-18 10:33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隨著細菌對更高溫度的適應,它們會加快呼吸速度,釋放出更多的碳,從而加速全球氣候變化,具體研究成果發科技日報 2019-11-18 10:32
北京時間4月19日消息,轉基因食品安全嗎?這是公眾最為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今天,在北京舉行的《食物進化》觀影暨轉基因科普交流會上,食品新浪科技 2019-11-15 16:13
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始于鉆木取火,星星之火點燃了璀璨的人類文明。能源推動了人類的進化,也決定著人類未來的走向。目前,人類所利用的能源科學大院 2019-11-15 15:44
宇宙大爆炸和演化的示意圖,圖中從左到右是時間前進的方向,與時間軸垂直的維度代表宇宙持續膨脹的空間。 圖片來源:NASA官網本報記者 劉科技日報 2019-11-15 10:36
一項新研究發現,超過100萬種結構相似的化學物質可能可以像DNA一樣編碼生物信息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利用計算機程序,科學家發現了100多新浪科技 2019-11-14 09:30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一篇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D)的研究。論文里,科學家們發現,一類腸道菌群產生的毒素與酒精性學術經緯 2019-11-14 09:20
從歷史上看,右撇子比左撇子有明顯的優勢北京時間1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你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第一次拿起蠟筆,你可能就會感覺新浪科技 2019-11-13 09:22
圖中是火星2020探測器概念圖,美國宇航局首席科學家吉姆__格林(Jim Green)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人們可能很快就會發現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證據新浪科技 2019-11-12 09:20
進入11月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夜晚將十分寒冷,大家觀測時注意保暖。11月有好幾個流星雨活動,其中名氣最大的要屬獅子座流星雨。其實獅子座科技日報 2019-11-11 15:03
外星行星又名系外行星,泛指太陽系外的所有行星。多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一直對廣闊的宇宙做著不厭其煩的搜索和確認,為的就是找到第二顆知否 2019-11-08 11:05
有許多動物可以保持三點支撐姿式休息,貓鼬依靠雙腿和尾巴保持站立,啄木鳥在樹干上依靠雙腿和尾部羽毛保持身體平衡。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新浪科技 2019-11-08 09:47
北京時間9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世界上最好的醫學技術是什么?什么藥物能夠拯救人類,或者哪些醫學技術對人類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伯特新浪科技 2019-11-08 09:43
利用普朗克衛星的早期數據繪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像北京時間11月7日消息,我們已知關于宇宙形狀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新浪科技 2019-11-07 09:52
宇宙空間形狀示意圖 (圖片來源:quantamagazine)當這個神秘數字從5 7變成6,我們對宇宙形狀的猜想也就改變了……對于宇宙的形狀,物理學家環球科學 2019-11-07 09:41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方法來收集、儲存并釋放太陽能。但瑞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找到了一種解決方案,可以利用太陽知否 2019-11-06 11:08
對于相同的笑話,許多人會給出截然不同的反應,有的人笑得涕淚橫流,有的人卻無動于衷。那么,到底是什么讓笑話變得好笑呢?這是因為他們的知否 2019-11-06 11:06
牙齒的干細胞可以促進非牙齒器官的再生,比如乳腺。在最近發表在期刊《細胞》(Cells)的一篇論文中,由蘇黎世大學口腔生物學研究所教授蒂米知否 2019-11-06 11:02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一項新研究稱,一些黑洞實際上可能是暗能量團,這一觀點對主流的天體物理學理論提出了質疑。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新浪科技 2019-11-06 09:33
酒對身體的傷害,我們學術經緯苦口婆心地介紹過很多。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喝酒傷肝,最新的一些研究證據揭示,酒精還破壞干細胞,會加速誘發大學術經緯 2019-11-06 09:29
睡眠質量決定著白天的精神和工作效率,對此我們都深有體會。而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睡眠不足不僅影響工作,還會讓我們變傻。這項發表在《科環球科學 2019-11-06 09:27
英媒稱,一項研究表明,每天服用兩片止痛藥或可減輕抑郁癥狀。這項研究結果促使人們呼吁就非處方藥是否可用于治療精神疾病進行臨床試驗。據參考消息網 2019-11-05 15:36
可口可樂可能是最受歡迎的蘇打水品牌,但它也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污染源。一項新的審計發現,這家碳酸飲料公司制造的塑料垃圾量知否 2019-11-05 11:04
北京時間1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骨頭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東西。人們很少意識到,骨頭其實也是一種活組織。它們在折斷或破裂后能夠自我新浪科技 2019-11-05 09:24
圖片來源:Christine Daniloff, MIT, ESA Hubble and NASA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拉開了宇宙演化的序幕。而在此之前,是一個短暫但更環球科學 2019-11-05 09:21
你家喝完的塑料奶瓶都哪去了?是不是扔垃圾桶里了?其實奶瓶還有個新用途,那就是鋪路。減少垃圾、改善道路,一舉兩得據南非公路聯合會估計,知否 2019-11-04 13:39
陳曦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大出血的患者需要輸血而血庫告急的場景。如果血液也能和生理鹽水一樣,可以人工制造,不分血型,不需要嚴格的保科技日報 2019-11-04 11:56
科學家一直在尋找更為高效的太空旅行方式,甚至大開腦洞,構思出種種光速旅行的設想。但以目前可以預見的技術手段,人類不可能實現光速旅行科技日報 2019-11-04 11:43
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最新研發出一種3D打印技術,可以制造出帶有血管的活皮膚,這項技術朝著創造更接近人體自然皮膚移植物的目標邁出知否 2019-11-04 11:34
工作太累,腦子不轉了,玩會兒手機歇一下吧!每當腦力不支的時候,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冒出這種想法,然后把手伸向手機,打開朋友圈、購物網、中國青年報 2019-11-04 11:17
你是那種喜歡驚嚇刺激的人嗎?北京時間11月4日消息,總有一些人能從未知和不可預知的事物中找到樂趣。你的脖子和后背在發癢,你的心臟在胸腔新浪科技 2019-11-04 10:54
驅動宇宙膨脹加速的力量是什么?北京時間11月4日消息,宇宙的膨脹速度正越來越快,但究竟有多快,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似乎還沒有達成一致。自新浪科技 2019-11-04 10:54
北京時間11月4日消息,銀河系中似乎存在某種不平衡。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出現了奇特的氣體過剩現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新浪科技 2019-11-04 10:53
說到病毒,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對人體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隨著宮頸癌疫苗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病毒感染還會引起可怕的癌癥。除了學術經緯 2019-11-04 10:50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你信嗎?通過唾液就能測出孩子具備哪種天賦,并以此作為孩子的培養說明書,培養出某個領域的天才……名為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新華社 2019-11-01 14:46
為研究太空環境對人類生育的影響,科學家先用精子展開了實驗。北京時間11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年二月,西班牙飛行員丹尼爾·岡薩新浪科技 2019-11-01 09:26
聯合國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有超三分之一的育齡夫婦不采用任何避孕措施。而在需要時,最常見方式是女性選擇口服避孕藥。20世紀60年代初,當女知否 2019-10-31 10:45
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檢測到可疑的宇宙信號,我們需不需要回答?面對這個典型的《三體》黑暗森林法則的問題,馬約爾低下頭,從鏡片上方看了看東方網 2019-10-31 09:48
10月30日消息,今天,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未來國際大科學論壇上,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發表了關于帕金森疾病新浪科技 2019-10-31 09:41
IT之家10月30日消息 根據央視財經的報道,中科院種出了鉆石,在實驗室環境下,一星期即可培育一顆1克拉的鉆石,其硬度和純凈度都可以媲美IT之家 2019-10-30 14:18
最新研究顯示,科學家通過向水中注入一種安全、自然生成的化學物質,能夠誘導本地細菌清理被污染的含水層。這種化學物質叫做氯化乙烯,曾被知否 2019-10-30 11:18
童話故事里的舒克和貝塔都是超級駕駛員,但那都是虛構的,現實中的老鼠恐怕也只有打洞這個大招了。不過最近事情似乎有了變化,美國實驗室里知否 2019-10-30 11:12
北京時間10月30人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歸根結底,智慧生命到底是自然選擇的可能結果,還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僥幸新浪科技 2019-10-30 09:30
廁所是滋生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的場所,我們都被教導飯前便后要洗手,但只有大約67%的人有便后洗手的習慣。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一項知否 2019-10-29 10:46
北京時間10月28日消息,如果我們未來要放棄地球,前往火星或宇宙的其他地方生活,那我們或許將不得不以漢堡包為生。一位名叫奧列格·斯克里新浪科技 2019-10-28 11:57
2017年,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兩顆中子星并合產生的引力波,引發科學界一片狂歡,但故事并沒有結束!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撰文稱,他科技日報 2019-10-28 11:25
常聽老人說,天氣變化會讓他們關節疼痛。事實上,這種說法的確有科學依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流行病學與關節炎中心的研究負責人威爾·迪克森知否 2019-10-28 11:21
斑馬魚在受傷后可以很快再生出心臟。由伯爾尼大學納迪亞·梅卡德(Nadia Mercader)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現在發現,某些心肌細胞在這個過程中知否 2019-10-28 11:20
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早已深入人心,但卻難以被戒除。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飲酒一段時間后,人們會形成酒精依賴癥,以致終身無法擺脫酒精帶來環球科學 2019-10-28 10:27
北京時間10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NIH)昨日宣布,該機構將在今后四年內投資1億美元,力爭用基因療法治愈艾滋病和新浪科技 2019-10-28 10:04
夸克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元,但似乎不能再繼續分割為更小的結構北京時間10月25日消息,質子和中子是構成原子核的粒子,看起來似乎已經足新浪科技 2019-10-25 09:43
作者 | 少年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培育胚胎細胞,成功地將實驗室小鼠的平均壽命延長了12%以上。而且,這知否 2019-10-24 11:44
IT之家10月23日消息當地時間10月22日,美國百健公司(Biogen)宣布,世界首款可治療阿茲海默癥狀的藥物aducanumab已經通過臨床測驗,正待FDAIT之家 2019-10-24 11:29
我們每個人的體內和體表,生活著為數眾多的小伙伴: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這些微生物的細胞數量可能比你自身的細胞還要多。不難想象學術經緯 2019-10-24 10:24
白大褂和聽診器本是醫生職業生涯的標配工具。但隨著科技發展,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聽診器可能要退出歷史舞臺。據美聯社23日報道,有一款最新環球時報 2019-10-24 09:33
反性別歧視的戰斗打到博物館來了。據英國《每日郵報》23日報道,研究者在對英國、美國和法國5家全球著名自然歷史博物館的200多萬份動物標本環球時報 2019-10-24 09:18
圖:研究人員發現,神經蛋白酶使皮膚的生物鐘與明暗周期同步,而不必依賴于眼睛或大腦感知白天黑夜作者 | 小小魷魚、章魚、墨魚、部分兩知否 2019-10-23 11:26
理想中的地球2號應當與地球大小相似、質量相似、到恒星的距離也相似。目前我們尚未找到這樣的行星,但科學家正在努力估算宇宙中可能有多少新浪科技 2019-10-23 10:34
頂尖學術期刊《細胞》新近上線的一篇論文中,神經科學家帶來了有關腦細胞性別差異的一項研究結果。據研究機構的新聞介紹,這是科學家首次在學術經緯 2019-10-23 10:21
近日召開的2019年中國臨床腫瘤學年會傳出好消息:全國多中心、前瞻性萬人隊列肝癌極早期預警標志物篩查項目PreCar獲重要進展。該項目相較現科技日報 2019-10-22 09:46
我們工作生活中會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能同時扮演夜貓子和早起鳥兒兩種角色,晚睡早起,卻能夠全天精力充沛。這些短睡眠者讓人艷羨,但我們科技日報 2019-10-22 09:39
北京時間10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死亡是一個莊嚴肅穆的事情,但是依據不同的文化,人類死亡之后會被認為肉體與靈魂分離,采取的葬禮新浪科技 2019-10-22 09:35
8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美國航天局NASA宣布他們的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在距離地球約31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它被命快科技 2019-10-21 15:56
9月12日,據外媒報道,一位名叫萊利·霍納的美國16歲少女,在6月11日一次舞會中被意外踢到頭部,造成了嚴重的腦損傷,她認為每天都是自己受快科技 2019-10-21 15:52
無論你現在的身高有多高,體重有多重,幾十年前,我們的生命都誕生于單個細胞。而這個細胞在幾輪分裂后形成的囊胚結構,雖然細胞總量并不多學術經緯 2019-10-21 10:17
北京時間10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學家亞伯拉罕·洛布(Abraham Loeb)在《科學美國人》雜志發表專新浪科技 2019-10-21 10:16
通過研究人類和近親物種的大腦發育,能夠理解導致人體細胞和組織與眾不同的機制和根源,目前我們擁有先進的技術可以實現實驗室培育大腦組織新浪科技 2019-10-21 10:12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6日消息,一項新研究稱,據信約占宇宙總質能25%的暗物質可能由極微小的輕粒子組成。模擬顯示,這種毛茸茸暗物質或許改科技日報 2019-10-18 11:23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情緒會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很多情人節禮物都是圓形包裝,而警告標志卻有硬朗的邊線?我們在兒童托兒所里使用的柔軟蓬松的知否 2019-10-18 11:18
人腦神經元發育速度更慢科技日報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16日發表的一項腦科學研究,瑞士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對人腦發育以科技日報 2019-10-18 09:25
對于那些夢想有天聽說在地球外找到生命的人們來說,本周可謂是充滿驚喜的一周。在最近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前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 GilbercnBeta.COM 2019-10-17 11:29
一項新的病例研究顯示,芥末致使一名婦女被送進急診室,她患上了一種奇怪的醫學疾病——心碎綜合癥。據她稱,她將芥末醬誤以為是鱷梨醬?!?span class="time">知否 2019-10-17 10:30
來源:科技日報本報記者操秀英長假易逝,脂肪難消。盡管國慶長假已過去一周多,不少人還是摸著腰間的游泳圈哀嚎:每逢佳節胖三斤!于是,很科技日報 2019-10-17 09:21
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在《內科學年鑒》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得出結論稱,人們不應該對紅肉另眼相看,不必刻意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食的攝入。新浪科新浪科技 2019-10-17 09:03
人會挑食,鳥也會嗎?來自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麻雀對高粱也會挑食,科學家還就此揭曉了揭麻雀對不同高粱品種挑食的分子機制。國際學中科院之聲 2019-10-17 09:01
老話說,生命在于運動。今天,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卻告訴我們,長壽在于REST(休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Bruce Y學術經緯 2019-10-17 08:59
美國天文學家領銜的一個國際團隊首次利用57億光年外星系團產生的X射線引力透鏡效應,觀測到94億光年外一個矮星系的造星過程,為探索星系起新華社 2019-10-16 10:55
蠑螈以身體再生能力而聞名,例如它們可以長出完整的四肢。最新研究顯示,人類擁有一種神奇再生能力,可以使受損肢體部分重生。近日發表在《知否 2019-10-16 10:52
人類腸道微生物群落通常將食物視為化學物質的集合體,其中部分化合物對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以及人體健康都有益處,比如增強免疫功能,知否 2019-10-16 10:40
來源:科技日報本報記者高博不久前,國外兩位天文學家提出大膽設想:太陽系中時隱時現的第九大行星,很可能是一個原初黑洞。太陽系里有一黑科技日報 2019-10-16 09:33
據相關媒體報道,10月14日下午,著名韓國女藝人雪莉(本名崔真理)在家身亡,其經紀人在向警方陳述時,傳達了雪莉患有嚴重抑郁癥的情況。聽到科學大家 2019-10-16 09:28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黃金比例存在于人類頭骨中,然而解剖學家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北京時間10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世界上許多事物都遵新浪科技 2019-10-16 09:20
空氣污染無處不在。全世界每10個人中就有9人呼吸著含有高濃度污染物的空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學術經緯 2019-10-15 11:33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得益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供的1000萬美元資助,一組研究人員正在加速其生物電子植入物的開發,該植入物旨在cnBeta.COM 2019-10-15 11:24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近日稱,如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宇航員座科技日報 2019-10-15 11:17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每當冥王星經過一顆恒星的前面時,我們就能探測到有關其大氣層的寶貴信息。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冥王新浪科技 2019-10-15 10:24
印度隔三差五的都會蹦出一些奇人,現在登場的這位,其自帶磁性?!睹咳沼時ā犯齙謀ǖ萊?,一位來自印度的37歲男子Arun Raikwar,其身上快科技 2019-10-14 15:59
水星凌日跟日食極為相似,當水星運轉至地球和太陽之間并正好處在三點一線的時候,地球上的人就能日面上觀察到一個緩慢移動的小黑點,整個過環球網 2019-10-14 15:32
北京時間10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看,近日一項新研究稱,三種尚未被觀測到的希格斯粒子可能已經導致宇宙中幾乎所有的反物質消失。反物新浪科技 2019-10-14 10:42
即使黑洞看起來就像甜甜圈一樣普通,它依舊是世界上最神秘、最受矚目的天體之一。來源:中科院之聲日前,學術期刊《自然》雜志在線發表了中中科院之聲 2019-10-14 10:37
人到中年為何容易發福?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近在英國《自然·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這可能與脂肪組織中的脂質周轉(儲存和去除脂質的能力)科技日報 2019-10-14 10:34
據外媒7日報道,法國醫生說,世界首位接受了面部移植手術的法國女子伊莎貝爾•迪諾爾(Isabelle Dinoire)已經離世。2005年,迪諾爾被她中國新聞網 2019-10-12 15:49
我們知道,人類至今尚未發現地外生命存在的直接證據,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吉爾伯特·萊文(Gilbert V。 Levin)卻不這么認為。萊文是環球科學 2019-10-12 10:18
來源:cnBeta COM原標題:科學家對進入銀河系的氣體要多于排出的氣體這一現象感到費解科學家一直試圖了解他們所說的銀河系回收過程。在這個cnBeta.COM 2019-10-12 10:14
北京時間10月11日消息,今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他們在距今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首次發現了兩棲類,腹足類和昆蟲產下的卵團,這對我們新浪科技 2019-10-12 10:11
北京時間10月12日消息,當人類冒險登上木衛二(歐羅巴)或土衛六(泰坦),深入觀察它們冰凍的表面之下時,我們可能會在那里發現新的生命形式嗎新浪科技 2019-10-12 10:00
離太陽越近,地球氣候就會越炎熱,冰川融化,最終導致許多地方被淹沒。而如果地球軌道遠離太陽,則會使氣候變冷,甚至有可能使地球變成冰凍新浪科技 2019-10-12 09:59
據外媒報道,盡管生物基聚乳酸(PLA)熱塑性塑料相對生態友好且易于回收,但復合材料(例如碳纖維)卻要堅固得多。現在,德國科學家聲稱通過新cnBeta.COM 2019-10-11 11:22
今日,最新一批《自然》論文如期上線。其中,我們看到有3篇論文都涉及了同一個話題,介紹了RNA剪接與癌癥之間的關系。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學術經緯 2019-10-11 10:02
北京時間10月11日消息,科學家以非侵入性的方式研究人類大腦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實驗室里培育迷你大腦。這些微型大腦其實是大腦細胞的集群,新浪科技 2019-10-11 09:45
它是一種激素,也是治療貧血的神奇藥物,它成就了生物技術的獨角獸Amgen,也擊潰了環法七冠王,就在四天前,它又帶來了諾獎。(圖片來源:ve科學大院 2019-10-11 09:43
水熊蟲因能承受多種極端的環境而出名。除了能夠在高溫、超低溫、高壓強等極端環境中生存,水熊蟲還能抵抗輻射。之前已有研究發現,水熊蟲中新浪科技綜合 2019-10-11 09:42
據外媒報道,三年前,受干旱影響的洛杉磯市將9600萬個遮陽球投放到洛杉磯水庫內,以防止水分蒸發。現在,一項國際研究表明,制造這些塑料球cnBeta.COM 2019-10-10 15:51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把黑牛涂成斑馬??上災跎倥SR?,讓它們較少出現防御行為。這是日本愛知農業研究中心和京都大學研究人員聯合研究得新華社 2019-10-10 10:54
嬰兒通過模仿父母來學習說話,重復他們不曾意識到的行為。德克薩斯大學西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這種聲音學習過程中大腦中正在發生的事情的cnBeta.COM 2019-10-10 09:53
北京時間10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由于人類的過度使用,如今地表和海洋中已經堆積了約80億噸塑料垃圾,也難怪塑料近年來的口碑一直不新浪科技 2019-10-10 09:43
IT之家10月9日消息 針對9月份網絡上的各種偽科學流言,中國科協發文對這些傳聞一一辟謠。這其中包括孩子過敏忍一忍就能好、生吃魚膽能清肝IT之家 2019-10-09 15:04
日本國立天文臺的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利用多個天文望遠鏡觀測,在距地球130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由12個星系組成的原始星系團。這是迄今為止科技日報 2019-10-09 10:48
10月7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揭曉: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2019-10-09 10:18
來源:科技日報天文學家發現,每個星系中心往往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究竟宇宙中是先有星系中心黑洞再吸積周圍物質形成星系,還是先有星科技日報 2019-10-09 09:56
詹姆斯·皮布爾斯(圖片來源:wikipedia)翻譯:趙東海剛剛,普林斯頓大學的宇宙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因為在物理宇宙學中的環球科學 2019-10-09 09:52
你有沒有想過,瀑布中奔騰而下的水究竟從何而來呢?北京時間10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水可謂無處不在,雨雪冰霜,江河湖海……我們身邊新浪科技 2019-10-09 09:48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William G Kaelin教授、Peter J Ratcliffe教授、以及Gregg L Semenza教授三位泰斗。他們的研知乎 2019-10-08 11:35
1895年11月27日,瑞電化學家、炸藥之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簽署了他的最后遺囑,將其大部分遺產捐贈,先后設立物理學、化學知否 2019-10-08 11:34
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的新書追溯了已經擁有60年歷史的多世界理論,本文作者羅伯特·P·克里斯(Robert P。 Crease)對此深表贊賞。Nature自然科研 2019-10-08 10:34
北京時間10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在基因編輯領域獲得了重大進展,他們在實驗室培育出一種對有毒植物產生抗性的超級果蠅新浪科技 2019-10-08 10:24
北京時間10月8日消息,雞蛋對我們的健康有益嗎?還是會導致心臟疾病?讓我們來從科學的角度解答這些問題。如果有一種食物是完美的,那雞蛋或新浪科技 2019-10-08 10:03
氧氣是我們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早在幾世紀前,人類就意識到了氧氣的重要作用,但是細胞如何適應變化的氧氣水平長久以來仍是未知數。來自美新華網 2019-10-08 09:57
2019 年 10 月 7 日,北京時間 17 時 30 分許,美國癌癥學家小威廉·G·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臨床醫學家彼得·科研圈 2019-10-07 19:20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了一份新報告,該報告顯示,密歇根州的一位獵人從被感染的鹿身上感染了結核病。這一披露是在在許多州的獵cnBeta.COM 2019-09-30 11:00
天文學家發現在31光年外,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圍繞一顆小型紅矮星運動,而目前人類已知的模型,尚無法解釋這一星系系統的性質。這一發現出乎科技日報 2019-09-30 09:34
9月30日消息,一項新研究發現,組成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基礎部分很可能來自星際氣體云的核心。日本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超低溫真空中進行新浪科技 2019-09-30 09:29
塑料材質的角錐形茶包加拿大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目前茶飲料市場流行的塑料材質茶包,泡出的茶中有多達上百億的微塑料顆粒。這意味著,我們環球科學 2019-09-30 09:26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研究者合作,利用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中國新聞網 2019-09-30 09:16
世界糧農組織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仍有超8 15億人處于長期營養不足狀態,人類依然面臨糧食安全和糧食結構改善問題。在此背景下,尋找并馴化科學大院 2019-09-29 10:06
渦蟲一類的扁蟲可以將自己的身體分裂為片段,并由這些片段再生出新的完整的渦蟲??蒲Ъ易罱沂玖說骺卣庵至閻撤⑸德實姆腫踴?。要理解Nature自然科研 2019-09-29 09:56
多個望遠鏡捕捉到的SDSS J084905 51+111447 2星系系統的圖像。這是一個由三個合并的星系組成的系統,距離地球約10億光年。一項新的研究報新浪科技 2019-09-29 09:46
黑洞通往何處?(圖片來源:All About Space) 現在,你準備好要跳入一個黑洞。如果你能想辦法活下來(盡管這困難重重),等待著你的是什么環球科學 2019-09-29 09:44
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刊登了人類細胞圖譜(Human Cell Atlas)的一項新進展。來自英國多家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合作展示了人類第一份腎臟學術經緯 2019-09-29 09:42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27日發布一項研究成果說,一些對腫瘤具有壓制作用的基因往往會被癌細胞關閉,而新發現的方法可將它們重新激活,從而對抗腫新華網 2019-09-29 09:16
今日,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報道了一篇值得關注的論文。加州理工學院的一支團隊開發出了一套全新的超聲成像系統。它能夠在活體動物中,讓學術經緯 2019-09-27 10:15
來源:科技日報提到金星,映入我們腦海中的可能是一幅末世般的煉獄景象!而一項新研究表明,在20億—30億年間,金星可能擁有一個完美的宜居科技日報 2019-09-27 10:05
科學家通過小鼠模型來研究情感創傷對后代表觀遺傳和行為的影響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巴基斯坦的SOS兒童村孤新浪科技 2019-09-27 09:38
犬用驅蟲藥可以治療癌癥,這個聽著就很荒謬的謠言竟然攪亂了韓國社會——各大寵物藥品店里的犬用驅蟲藥芬苯達唑脫銷,網上流傳著各種病人痊環球時報 2019-09-27 09:16
2018年4月,SpaceX公司進行了一次發射任務,向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在2631公斤的貨物中,包括了從太空的有利位置研究雷暴的設備,以及在軌新浪科技 2019-09-26 11:21
劉海英 科技日報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研究人員在9月24日的《mBio》期刊網絡版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找到了消滅患者體內隱匿的艾科技日報 2019-09-26 11:14
你愛吃大蒜嗎?你愛吃蔥嗎?如果兩者你都喜歡,那么恭喜你,你瞬間就會成為一顆行走的毒氣彈。刺激的小氣味會讓你的交談對象掩鼻而逃,大寫的知否 2019-09-26 10:52
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粒子碰撞北京時間9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曾預測過一種名叫色玻璃凝聚態的神秘物質形態。而新浪科技 2019-09-26 09:39
谷歌團隊刊發在NASA官網上的論文中宣稱已實現量子霸權,但隨后被刪除。量子計算機的計算力量到底有多恐怖?何時能替代傳統計算機?撰文 張田北京科技報 2019-09-26 09:37
北京時間9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首次在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信號,這是尋找可居住外星球的重大突破。這個超級新浪科技 2019-09-25 16:14
穿著衣服運動會讓我們感到熱嗎?限制我們的運動嗎?或者衣服只是隱藏了我們正在鍛煉得以改善的身體,如果我們在鍛煉時能更清楚地看著自己的肌新浪科技 2019-09-25 10:15
黑洞將會通向哪里?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如果能夠穿越黑洞,你會去往哪里?會有什么等待著你?如果你能安然無恙新浪科技 2019-09-25 10:14
太陽系外是否有生命?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猶如尋覓一座圣杯。目前,天文學家已發現4000多顆系外行星,研究這些行星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找到科技日報 2019-09-25 09:54
包括歐核中心(CERN)科學家在內的一個國際團隊,借助超級計算機聚焦大爆炸后瞬間誕生的原始黑洞,再現了光子與氫之間的交互。他們分析后發現科技日報 2019-09-25 09:53
根據一項新研究,在綠茶中大量發現的一種分子可以增強普通抗生素的功效。一組國際研究人員發現,將這種天然化合物與抗生素聯合使用可有效殺cnBeta.COM 2019-09-24 11:43
圖片來自網絡本報記者張夢然覺得自己腦子有點不好使了?現在,給你一個誰也無法反駁的借口??蒲Ъ已芯砍?,如果全球變暖繼續加劇,到2100年科技日報 2019-09-24 11:29
目前已經有一些旨在采集海底珍貴礦石的計劃在推進,但科學家們認為那些公司還沒有進行充分的試驗來避免對環境造成毀滅性打擊。1972年,年輕Nature自然科研 2019-09-24 09:49
雖然嬰兒出生時就已形成淚腺,但此時淚腺未完全發育,它們產生的淚液足以覆蓋眼淚并保持濕潤,但不足以形成淚滴,順著胖乎乎的臉頰流下來。新浪科技 2019-09-24 09:44
近日據外媒報道,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找到了一種所有鼻病毒繁殖所必需的蛋白質,只要阻止人類產生這種蛋白質,就能快科技 2019-09-23 11:45
9月20日,據外媒報道,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施普林格《機器視覺與應用》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開發了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快科技 2019-09-23 11:43
圖片來源: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Oleg Nikishin大量研究已經證實,受污染的空氣的顆粒物質,被吸入到肺部后,能通過血環球科學 2019-09-23 11:03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沒有眼睛我們就看不到這個多彩的世界。毫無疑問,眼睛是一個重要的器官,畢竟大腦中大約有80%的信息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科學大院 2019-09-23 10:42
近日,《細胞》子刊Cell Metabolism報道了一個奇怪的病例:一名27歲的中國男子平時總覺得醉醺醺的,嚴重時甚至會醉暈過去。但奇怪的是,他學術經緯 2019-09-23 10:41
靠什么才能在火星上養活100萬人?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一項新研究給出了答案:實驗室培育的肉類、管道培育的農作物和蟋蟀農場。該研究稱,科技日報 2019-09-23 10:37
記得之前出了一個新聞,瑞士有關部門宣布,烹飪龍蝦和螃蟹時將其活煮將屬違法行為,殺死龍蝦之前需先將其電擊至無意識。因為這些食物會感覺科學大院 2019-09-23 10:35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新近發現,遠古時代發生在小行星帶的一次天體撞擊導致了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增加。這項研究還為應對全球變暖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新華網 2019-09-23 10:15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近日,天文學家成功拍攝到一顆星際彗星的圖像。研究人員認為,這顆彗星正在穿越我們的太陽系。這張圖片是由位于夏威新浪科技 2019-09-20 10:23
圖片來源:《科學》網站來源:科技日報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科技日報 2019-09-20 10:22
研究表明,一些地核物質確實轉移到了地幔柱底部,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過去25億年里,地核一直泄漏。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新浪科技 2019-09-20 10:19
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最新研究表明,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碰撞地球,當天地球遍布野火、海嘯,上空籠罩著巨大硫磺新浪科技 2019-09-19 09:18
來源: 中科院物理所在1814年出版的《關于概率論的隨筆》中,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提出一個假想的生物:它擁有無窮的智慧以至于它知道整中科院物理所 2019-09-19 09:10
三維世界的概念,我們早已耳熟能詳,但第四維的概念常常蒙著一層惹人疑惑的神秘色彩。作為被長度、高度和寬度所限的生物,我們哪兒來的膽量科學大院 2019-09-18 11:11
一項小型臨床試驗表明,藥物似乎能夠反向撥轉反映個體生物學年齡的表觀遺傳時鐘。加利福尼亞的一項小型臨床研究首次表明,反映個體生物學年Nature自然科研 2019-09-18 11:01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7日發表了一項公共科學最新研究:比利時科學家團隊通過高分辨率成像技術發現,孕期暴露于空氣污染的女性中,其胎盤科技日報 2019-09-18 10:58
發生爆炸的Vector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存有活體天花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樣本的實驗室之一。當地時間9月16日下午,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科爾索沃紅星新聞 2019-09-18 10:55
圖片來源:wikipedia根據現有的天文學數據,宇宙誕生于大約137億年前的大爆炸。但最近,諸如宇宙年齡只有114億歲的報道刷屏了物理學網站。環球科學 2019-09-18 09:45
為了遏制蚊媒疾病的傳播,一項旨在通過釋放數十萬只轉基因蚊子來減少巴西蚊子數量的實驗不僅失敗了,甚至可能創造出一種基因雜交的超級物種環球網 2019-09-18 09:43
我們已知道太空中遍布多環芳烴物質,事實上,銀河系大約20%的碳都鎖定在多環芳烴。北京時間9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假設地球上最原始新浪科技 2019-09-16 15:35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一個天文學家團隊采用高分辨率光譜學,首次在系外行星的大氣中探測到化學元素鉀。20年前,科學家預測,可以科技日報 2019-09-16 15:19
吳昊教授(左)與團隊成員在實驗中 供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9月1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首都醫科北京青年報 2019-09-16 15:07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吃火鍋、烤肉或海鮮大咖等大餐時,總是無法抗拒地吃掉超過身體承受極限的美味。如果你是甜食和甜點的超級粉知否 2019-09-12 10:59
北京時間9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我們的大腦總是處于思考狀態中,似乎永遠沒有停下來的時候。那個人真搞笑……明天得去洗車了……我新浪科技 2019-09-12 09:32
北京時間9月12日消息,勘測顯示北極圈以內的北冰洋海底的石油儲量超過900億桶,占到整個地球總儲量的13%。另外,估算顯示這一地區還蘊藏有新浪科技 2019-09-12 09:30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最新觀測結果顯示,一種可用來估計火星大氣流失程度的關鍵示蹤劑(氧的同位素)會根據火星上的時間和表科技日報 2019-09-12 09:26
9月10日,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LaskerAwards)公布,美國埃默里大學的麥克斯·庫珀(MaxD。Cooper)和澳大利亞生物學家雅克·米勒(Jacq科技日報 2019-09-12 09:24
據美國《科學》網站10日報道,美國環境?;な?EPA)當天宣布,將于2035年停止開展或資助在哺乳動物身上進行的研究,此舉使EPA成為美國首個為科技日報 2019-09-12 09:00
有些白日夢會反映出對我們最重要的事物,如我們在擔心些什么、關心些什么、喜愛些什么、想做些什么。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新浪科技 2019-09-11 09:52
藝術示意圖:系外行星Gliese 677上可能看到的景象。這顆系外行星同樣位于一個三恒星系統中,距離地球大約22光年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據國新浪科技 2019-09-11 09:47
據環球科學報道,脂質周轉表示了人體脂肪細胞中脂質的移除和儲存率,脂質周轉降低易導致肥胖。最新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研究發現,隨著環球科學 2019-09-10 16:14
近日,一篇關于日本攻克白血病的文章廣泛傳播,文章稱日本東京諾華制藥研發成功了一種特效藥,能夠治療白血病。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科技日報 2019-09-09 15:35
北京時間9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新研究指出,一系列基因突變可以影響人類使用左手還是右手的偏好,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研究人員發新浪科技 2019-09-09 11:24
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最新上線的一批論文中,斯坦福大學生物工程系亓磊(Stanley Qi)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帶來了基因編輯技術的一項新成學術經緯 2019-09-09 11:15
來源:科技日報基于英國著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的開創性工作,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光波——季亞科諾夫—福科技日報 2019-09-06 09:40
來源:科研圈2019 年 9 月 5 日,2020 年度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突破獎,又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現已經入第八個年頭科研圈 2019-09-06 09:19
編者按:浩瀚的空天還有許多未知的奧秘有待探索,為此,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聯合開設Calling太空科普專欄,為大家講述中科院之聲 2019-09-06 09:17
直到現在,科學家還不知道暗物質由什么構成,也無法真正探測到它們北京時間9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宇宙中彌漫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它新浪科技 2019-09-05 09:37
肌肉真的會溶解么?那就讓我們回顧下這則消息。天津市民許先生反映,他的女兒在6月19日,因中午離開教室玩耍,遭到班主任的體罰,被強迫連續中國科普博覽 2019-09-05 09:29
3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子刊《自然·光子學》發表了該校物理學院馬小松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首次演示了單光子波動科技日報 2019-09-05 09:28
來源:科技日報人體消化道是成千上萬種不同細菌的家園。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布羅德研究所目前已分離保存了近8000種人體消化道菌株的樣本,并科技日報 2019-09-05 09:24
如果你排尿了,但沒有排空膀胱中的尿液,你的身體會殘留不流動的尿液,這很容易導致尿道感染、膀胱結石、嚴重的情況會出現前列腺感染和尿血新浪科技 2019-09-05 09:14
摩擦會產生什么?每一個物理及格的人都會說:摩擦生熱!不過,要是告訴你摩擦還能產生嗅覺,會不會有黑科技的感覺?近日,《Nano Energy》(納科學大院 2019-09-04 09:28
預防嬰兒過敏的關鍵,可能是喂他們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撰文 | 克勞迪婭·沃利斯(Claudia Wallis)翻譯 | 賈明月沒有幾樣東西比飲食環球科學 2019-09-03 09:24
當今世界,睡眠不足成為了普遍現象。忙工作加班到凌晨一兩點,不忙工作刷劇玩到凌晨一兩點。白天因為睡眠不足,精神不濟,一整天都沉浸在喪生物探索 2019-09-03 09:20
穿件硬殼袍,縮頭又縮腦,水面四腳劃,岸上慢慢跑。這個謎語的謎底大家都能猜到。但是,你知道烏龜的龜殼是怎么來的嗎?無論是現存的還是已否 2019-09-02 15:46
人類是個非常神奇的物種,擁有許多其他生物所沒有的獨特能力。即使剛剛來到世上的新生兒,看起來呆呆萌萌的,似乎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會,知否 2019-09-02 15:29
北京時間9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繼薛定諤的貓之后,又有科學家提出了薛定諤的時間概念。也就是說,某個事件可以是另一事件的起因、也新浪科技 2019-09-02 11:55
最新研究報告提出宿主應對操控性寄生蟲進化的4種策略:限制其進入大腦;增大操控成本;增大信號復雜性;增強抗變換性。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新浪科技 2019-09-02 11:49
空調房里吹久了,人知道要給自己加衣服。這個再簡單不過的現象,背后卻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到底為什么會感覺到冷?很難想象,對于這學術經緯 2019-08-30 16:44
鐵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但由于降雨大,通氣能力差,許多酸性土壤會因過量的鐵而中毒。在諸如西非和熱帶亞洲等洪水季節劇烈的國家,這可能對驅動之家 2019-08-30 15:36
說起毒物,人們很可能會想到氰化物、砒霜或士的寧,但這些并不是已知的毒性最強的物質。河豚毒素的毒性比這些還要大,但它仍然算不上最毒的知否 2019-08-30 11:15
癌癥是一種非??膳碌募膊?。得上癌癥不但會擊垮患者的生理與心理,還會給家庭帶來非常高昂的經濟負擔。在很多小說和電影里,都有為了治病,學術經緯 2019-08-30 09:26
北京時間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發表在預印網站arXiv上的一篇論文指出,我們也許有辦法打造一個近乎穩定的蟲洞。蟲洞聽上去就很新浪科技 2019-08-30 09:24
今年,至少有31000名美國男性被確診為前列腺癌,并伴隨骨、淋巴結等器官的遠端轉移。盡管已有多達52種藥物可供患者選擇,但最終仍會有超過環球科學 2019-08-29 11:26
一只正在孵化的白化蜥蜴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28日電(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27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借助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科技日報 2019-08-29 11:24
科技日報合肥8月28日電(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等與合作者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在關閉定域性、測量獨立性以及糾纏科技日報 2019-08-29 11:24
很多人都喜歡養狗狗,因為它們忠誠、熱情、貼心、黏人,各種優點讓它們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它們也會通過搖尾巴和舔人來表達對你的喜愛。本來知否 2019-08-29 11:18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一個圓柱形反中微子探測器的內部。每種味的中微子都相應存在一種同樣電中性且自旋量子數為1 2的反中微子。北京時間8月29日新浪科技 2019-08-29 09:25
北京時間8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空氣約含有78%的氮氣、21%的氧氣和1%的氬氣,在你的一生中,這種生命必不可缺的混合物會被你吸入和新浪科技 2019-08-28 11:35
8月23日凌晨,《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團隊的研究論文,發現宿主可以通過調控自身RNA修飾與重塑細胞代謝狀態中國科學報 2019-08-28 09:40
人類科學探索的手段,早已經抵達浩渺太空;但對于腳底下的地球深部,卻還是難以觸摸。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科學家就夢想打一口超深的鉆井新華每日電訊 2019-08-28 09:20
北京時間8月27日消息,宇宙中存在數十億個星系和數萬億顆恒星,還有數不清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塵埃和氣體云,所有這些天體的構成新浪科技 2019-08-27 09:25
在高氯酸鹽環境中生長的嗜鹽桿菌菌群看起來比正常菌群更小,顏色更淺,但它們仍然能夠幸存下來。北京時間8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地新浪科技 2019-08-27 09:25
北京時間8月27日消息,清晨時分,當你睡眼朦朧地想要喝速溶燕麥片,你將一碗燕麥片放在微波爐里,按下開始鍵,突然你被微波爐里的火花嚇得新浪科技 2019-08-27 09:23
腫瘤并非癌癥最可怕之處,真正致命的殺手锏是癌細胞擴散。對于癌癥患者來說,轉移這個詞帶來的絕望是最強烈的。90%的癌癥患者因惡性轉移而學術經緯 2019-08-27 09:21
曾經水靈靈的伊甸園,現如今地獄般的金星也許可以揭示如何在遙遠的恒星周圍尋找宜居的家園。直升機像石頭一樣下墜。它在馬里蘭州上空急降超Nature自然科研 2019-08-26 09:43
波義爾不光折騰永動機,還是熱力學的開創者之一,他利用格里克發明的真空泵研究出了波義爾定律(高中物理都要考的)。在這個背景下,蒸汽機應科學大院 2019-08-23 11:20
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記者劉霞)碳家族再添新成員!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名為環碳(cyclocarbon)的分子科技日報 2019-08-21 11:16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組航天器終于觀測到了科學家搜尋多年的一個現象:行星際激波。這些航天器構成了科技日報 2019-08-20 14:10
見過克隆貓嗎?我國第一只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大蒜還差兩天就滿月了。‘大蒜’陪伴我3年了,它因疾病過世。現在通過克隆技術,&l科技日報 2019-08-20 14:06
從雷鳴般的火山碎屑流到灼熱的巖漿河,火山以其猛烈而聞名于世。然而火山在安靜的時刻同樣令人敬畏,有時還會像煙民一樣向天空中吹出煙圈。知否 2019-08-16 10:59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8月12日電(記者毛黎)以色列魏茨曼科學院近日發表聲明稱,將與以色列航天局合作,研制新的微型衛星,并定于2科技日報 2019-08-16 09:51
人類嬰兒期是怎么學習語言的?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志1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年幼的鳴禽在學習附近成年鳥的歌聲時,其聽覺皮層的深層神科技日報 2019-08-16 09:50
立秋之后,馬路煎蛋的曝曬日子,變成了陰雨連綿的悶熱日子,雖然可見的陽光減少了,但防曬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糙漢子 糙妹子們不要以為科學大院 2019-08-16 09:42
隨著年齡增長,很多朋友們可能都會感到腦子不如年輕時好使。原來要記個什么東西,一目十行都可以過目不忘;現在純靠腦子記憶已經很費力了,學術經緯 2019-08-16 09:39
話說這人體里的微生物是真厲害,長得胖長得瘦要看它,能跑不能跑要看它,就連腫瘤免疫治療的效果,也要看腸道菌的。現在,就連癌中之王,各奇點網 2019-08-15 11:14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8月12日電(記者毛黎)以色列魏茨曼科學院近日發表聲明稱,將與以色列航天局合作,研制新的微型衛星,并定于2科技日報 2019-08-15 09:22
北京時間8月13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當你行走或者奔跑時,你的腿部負責完成多數運動,通常人們會忽視手臂的運動方式,跑步時人新浪科技 2019-08-14 09:31
生酮飲食提倡高脂肪、低碳水、適量蛋白質的飲食結構,受到一些減肥人士的推崇。然而近期刊登在國際期刊《營養素》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短期新華社 2019-08-13 11:33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發表的一項模型研究顯示,使用含有蛋白質的植物食品代替肉食,仍能滿足關鍵營養需求,還可以不再使用牧場,并科技日報 2019-08-13 11:21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1 5美國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而女性受慢性疼痛的影響比男性更大。這是因為男女在承受疼痛的能力方知否 2019-08-13 11:10
在這張由日本航天局拂曉號探測器于2016年11月20日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金星表面籠罩的詭異而可怕的大氣層。民眾科學家凱文·吉爾(Kevin新浪科技 2019-08-13 09:36
最近某明星在微博上分享自己三個月瘦20斤的經驗,提到比較熱的生酮減肥法。(圖片來源:微博截圖)宣傳稱一個月瘦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生酮減肥科學大院 2019-08-13 09:34
(量子計算示意圖,與內外無關)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組成的團隊日前通力合作,開發出具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8-12 16:23
加拿大一項新研究顯示,捕獵者帶來的恐懼會在野生動物腦神經回路中留下可量化的持久印記,并改變動物行為習慣。精神心理學所謂的創傷后應激新華社 2019-08-12 11:26
暗物質是現代物理學中最難以捉摸的謎團之一,研究人員認為暗物質約占宇宙質量的80%,但暗物質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形成,一直是未解之謎。科技日報 2019-08-12 11:16
生命個體由受精卵經胚胎發育而來,胚胎中的細胞世代繁衍,最終生成完整的個體。探尋細胞家族的族譜,追溯它們在胚胎發育早期的祖先,解析他中科院之聲 2019-08-09 09:27
5G、AI、IoT、自動駕駛……無數隨時產生著海量數據,對于存儲和處理都提出了極高的需求。據業內人士提及磁帶在未來十年仍將是主流存儲媒介中關村在線 2019-08-09 09:27
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主流科學認為,攝入過多飽和脂肪會使血液中膽固醇過高,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么,為什么一些建議會鼓勵人們多吃新浪科技 2019-08-09 09:19
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研究人員稱,隨著科技的進步,老齡化問題將逐步解決,100歲以上的預期壽命將很快變得司空見慣。美國銀行的一份報告預新浪科技 2019-08-09 09:17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可穿戴數字設備在幫助使用者驅動之家 2019-08-08 16:54
本報記者操秀英馬兜鈴酸再次成為焦點。先是一則最新研究首次證明中藥中的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消息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最新研究指的是上海交科技日報 2019-08-08 16:46
一名59歲的北卡羅萊納州男子死于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的原蟲引起的感染。這種原蟲還有一個可怕的稱號:食腦變形蟲。數據顯示,它對感染者的致死知否 2019-08-08 16:33
龍蝦總是讓愛吃海鮮的人趨之若鶩,雖然上了餐盤后的煮熟龍蝦多半呈現紅色,但你知道嗎,其實大部分野外龍蝦有許多顏色,比如綠棕色、橙色、知否 2019-08-08 16:29
北京時間8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關于致命真菌感染神秘起源的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是罪魁禍首!耳道假絲酵母菌(Candida新浪科技 2019-08-08 11:00
很多卵生的爬行動物有一種神奇的特性——孵化環境的溫度,可以決定后代的性別。區區幾度的變化,就往往能夠決定這些動物后代是雄性還是雌性學術經緯 2019-08-08 10:47
今天蚊子又上了熱搜, 動物權利人士建議人類為蚊子獻血 ,emmm,覽覽這么多年被蚊子咬了,原來都是給蚊子義務獻血了?這位法國動物權利活動中國科普博覽 2019-08-08 10:43
加拿大和中國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革命性的追蹤血壓的新方法:自拍。據tnw消息,多倫多大學和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站長之家 2019-08-07 15:52
胰腺癌,素有癌癥之王的惡名。這種疾病很難發現,得到診斷時往往已到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目前還不到10%。如果能夠提早發現和預防胰腺癌學術經緯 2019-08-07 10:08
牛奶、蛋、花生等堅果、貝類等海鮮、谷物、水果,對于大部分人是日常食物,對于有些人來說,卻可能引起全身發癢、舌頭腫大、嘔吐、腹瀉、蕁學術經緯 2019-08-07 09:55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上撰文稱,他們使用懸浮水凝膠自由形式可逆嵌入(FRESH)技術,用膠原蛋白成功3科技日報 2019-08-07 09:51
北京時間8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太陽形成之后,其起源云所遺留的塵埃和氣體緩慢旋轉,逐漸形成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八大行星,體積較小的新浪科技 2019-08-07 09:39
圖1:研究人員正利用顯微鏡觀察細菌樣本細菌并不只是在饑餓階段才偶然死亡,周圍的細胞對其生死也有發言權。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研究知否 2019-08-06 11:33
圖:Fungi Mutarium設備上的真菌(白色蓬松物質)可以在瓊脂杯內生長,并降解塑料(中間的黑色 灰色物質)在遙遠的太平洋上有個巨大的垃圾帶,知否 2019-08-06 11:02
北京時間8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宇宙真的很愛惜自己的信息:宇宙不喜歡創造新的信息,它也不喜歡銷毀已有的信息。事實上,用喜歡這個新浪科技 2019-08-06 09:53
達爾文、愛因斯坦,如果將這兩人的智慧碰撞在一起,會得到什么?一種名為量子達爾文主義的理論可以視為這樣的一個成果。這個理論由波蘭裔美DeepTech深科技 2019-08-06 09:52
據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官網近日消息,該校一個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人造細胞,能夠模仿天然細胞感知環境中的化學變化并產生反應。如果在科技日報 2019-08-06 09:49
8月5日消息 去年8月,帕克號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始了它7年的探測任務,據NASA透露,帕克號升空近1年的時間里,已經回傳超過22GB的數據,IT之家 2019-08-05 16:40
談到傷心,人們都會用傷心欲絕、痛到無法呼吸、心都碎了這樣的詞語來形容。那種痛苦的滋味,體會過人的可能永遠都不想再有類似的經歷。很多知否 2019-08-05 11:32
針對老鼠的研究顯示,放棄的感覺其實只是我們的大腦為了保持其和諧而做出的反應。該研究關注的是大腦如何激發追求獎勵的動機,以及當獎勵無否 2019-08-05 11:18
北京時間8月5日消息,2018年9月,太空技術取得了一項新的突破:一個特殊設計的瓶子使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喝香檳成為可能。正如報道中所詳細新浪科技 2019-08-05 09:19
北京時間8月2日消息,在宇宙的宏大圖景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結構:大量聚集的星系團星羅棋布,中間由等離子體和氣體架起的橋梁,編織新浪科技 2019-08-05 09:14
進一步了解意識的起源和運作模式不僅有助于找到治療大腦損傷和恐懼癥的新方法,也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我們自己。20世紀90年代,神經科學家MeNature自然科研 2019-08-02 09:08
北京時間8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宇宙的大約1 4是一種神秘的,科學家們還不了解其本質的所謂暗物質組成的,最近科學家腦洞大開,提出新浪科技 2019-08-01 11:22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關于癌癥免疫療法的論文。來自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找到癌細胞逃脫免疫學術經緯 2019-08-01 11:20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9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獵手——凌日系外行星勘探衛星(TESS,苔絲)最近發現了73光年外的3顆太陽系外行科技日報 2019-08-01 11:12
陳楸帆的科幻小說中描述植物學家Shengnan用研缽和研杵將韭菜搗碎,制作成一種長生不老藥。北京時間7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人類在太新浪科技 2019-08-01 09:34
帕金森病是一類影響廣泛的疾病,它會導致患者大腦中神經元的死亡,從而使得大腦里多巴胺的水平發生下降,出現一系列相應的癥狀。遺憾的是,學術經緯 2019-08-01 09:26
張夢然 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30日電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30日發表的一項神經學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蒲Ъ冶ǜ媼松窬飴?span class="time">科技日報 2019-07-31 10:46
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由于全球變暖,一種致命的超級真菌開始感染人類。這種真菌被稱為耳念珠菌(C auris),2009年在日本一名70歲婦女的耳道知否 2019-07-31 10:37
北京時間7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一年最炎熱的天氣里,保持身體涼爽是首要任務,但哪些降溫秘方是正確的?讓我們從科學角度進行驗證新浪科技 2019-07-31 09:20
國際自然?;ち?IUCN)最近發布了其匯編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顯示全世界超過2 8萬個物種正受到滅絕威脅。這份更新的名錄評估了近10 6萬個知否 2019-07-30 11:38
英國《自然·物理》雜志7月29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物理學突破——美國團隊成功在實驗室創造出太陽磁場帕克螺旋。這是一個太陽磁場和等離子體流科技日報 2019-07-30 11:25
永磁液滴旋轉科學家首次創造出了一種具有永久磁性的液體。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些液滴可以變形成各種形狀,并可以在外部操縱下移動。我們通知否 2019-07-30 11:24
自2011年首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問世以來,黑色素瘤、乳腺癌、肺癌等多種癌癥的患者獲得了生的希望,顯著提高生存率。遺憾的是,這類免疫治療學術經緯 2019-07-30 09:35
S0-2恒星最接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圖片來源:Nicolle R。 Fuller來源:中國科學報現在,研究人員在銀河星系中心巨大黑洞的附近進行中國科學報 2019-07-30 09:33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UNLV)醫學院發表在《燒傷護理與研究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高溫天氣下,路面會導致皮膚燙傷。當美國西南驅動之家 2019-07-29 16:05
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發表在《心理學前沿》雜志上一項研究表明,在音樂治療過程中,患者和治療師的大腦會同步,這是一項新突破,可以改善患者驅動之家 2019-07-29 16:02
西瓜在水果界可是堪稱盛夏之王,清爽消渴,味甜多汁,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另外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講,西瓜含有著大量的葡萄糖、蘋果酸、果糖、知否 2019-07-29 11:24
北京時間7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新西蘭一位男子在當地一處深水潭游泳時,意外發現一種古代滅絕鳥類的足跡。新西蘭南島居民邁克爾·新浪科技 2019-07-29 09:48
這些永磁液滴能夠步調一致地旋轉北京時間7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首次創造出了一種永磁液體,這些液滴能夠變成多種形狀,并在新浪科技 2019-07-29 09:29
北京時間7月26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表面的人,現在迎來了阿波羅11號宇航員登月5自行車 2019-07-28 11:30
說到預防癌癥,大家聽到的往往都是:不能抽煙,酒最好也不要喝,肉也要少吃。吃貨們紛紛表示不滿意:難道好吃的都要少吃或者不吃嗎?今天e藥e藥環球 2019-07-28 11:20
綠豆湯具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但你有沒有注意過,綠豆湯時而是綠色的,時而又是紅色的。你知道原因嗎?綠豆湯為什么不綠?綠豆是綠知否 2019-07-26 11:07
夏天已經快結束了,但蚊子依然每天都在把人逼瘋的邊緣瘋狂試探。人們滅蚊的方法也是各顯神通,有掛蚊帳的物理隔離法,噴殺蟲劑的化學剿滅法知否 2019-07-26 11:04
7月25日報道 西媒稱,腸道的微生物對保持人類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我們免受消化疾病的困擾。甚至,腸道菌群還可以影響我們的壽命,參考消息 2019-07-25 14:34
研究人員使用空間光調制器將激光束轉換成全息圖,刺激小鼠大腦中的特定神經元。圖片來源:斯坦福大學來源:中國科學報激發記憶、感覺或運動中國科學報 2019-07-25 11:14
有人說,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早已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源。輔以人類的智慧,科學家們也將其中不學術經緯 2019-07-25 11:13
撰文| 楊培東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二氧化碳+水+陽光=碳水化合物+氧氣,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科學大家 2019-07-25 09:06
人類身體在重力作用下運行得最好,但是執行火星任務的宇航員需要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在飛船上待6到9個月,這種微重力甚至零重力環境會對我們知否 2019-07-24 10:43
網上曾盛傳有那么些食物,吃下去產生的能量低于被消化時所需的能量,這樣就會消耗人體的熱量,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這種食物被稱為負卡路里科學大院 2019-07-24 09:11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德國科學家首次從直布羅陀尼安德特人化石中提取出了古老的DNA。新研究證實,在福布斯采石場發現的頭骨化石屬于科技日報 2019-07-23 11:15
如果走的路正確,中國在未來十年內可以發展成最好的數學強國。著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只要政策支持、資金充裕,科技日報 2019-07-23 09:32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文明能存在多久?如果想繼續繁盛幾十億年,人類就需要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包括太陽的死亡到物質的衰變。談論遙遠的未新浪科技 2019-07-23 09:22
在許多種類的動物中,它們的頭骨是由幾十塊骨骼組成的,圖中呈現的是短吻鱷的頭骨,它的頭骨是由50多塊骨骼構成。迄今發現頭骨數量最多的是新浪科技 2019-07-23 09:21
一項關于超大質量黑洞的最新研究表明,當黑洞瘋狂吞噬宇宙物質時釋放的輻射產生生物分子的構建???,甚至還能提供光合作用的動力。北京時間新浪科技 2019-07-23 09:19
北京時間7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半個多世紀以來,月球一直在嘲笑著科學界最優秀的頭腦,對行星科學家埃里克·阿斯普豪格(Erik Asph新浪科技 2019-07-22 09:54
今天凌晨,最新一期《科學》以研究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課題組的論文。據論文報道,課題組發現了機體感中國科學報 2019-07-22 09:46
來源:科技日報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上的論文指出,斑馬魚睡眠時的神經活動特征與人類相似。這意味著睡眠活動至科技日報 2019-07-22 09:45
時隔3年,曾處于輿論旋渦的韓春雨公開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近日,韓春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基因編輯的新文章:Background科學網 2019-07-19 10:54
磁鐵礦是非常重要關鍵的,含有磁鐵礦晶體的受體細胞可以記錄磁場變化,并將這些信息反饋至大腦。這幾乎與趨磁細菌具有相同的作用,它們的結新浪科技 2019-07-19 09:38
在上周出版的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中,兩項關于肺癌的研究得到了廣泛關注:來自美國與瑞典的兩支科研團隊分別發現,一種叫做Bach1的蛋白質學術經緯 2019-07-18 09:44
北京時間7月18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目前天文學家最新確定另一個快速射電暴的星系來源,表明這種短暫、怪異的宇宙爆炸并不會持新浪科技 2019-07-18 09:35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大約138億年前,我們就知道宇宙開始誕生了,這個時刻被稱為大爆炸,當時太空自身快速開始膨新浪科技 2019-07-16 09:33
近日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報告揭示了海馬體是如何學習,并將某些經歷連接到記憶中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特定的行為后,海馬體會不斷重復這中國科學報 2019-07-16 09:22
作為我們身體的中央控制中心,大腦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持續運轉。它被各種生物?;ご朧┧В閡桓齠喙塹哪鑰?,諸多的組織,以及過濾掉大多數知否 2019-07-15 11:31
7月13日至14日,第二屆柔性電子國際學術大會(ICFE2019)在杭州舉行?;嵋櫧詡?,浙江省柔性電子與智能技術全球研究中心研發團隊發布了兩款經科技日報 2019-07-15 11:19
我們將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天地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經做好。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在近日舉行的2019軟件定義衛星高中國青年報 2019-07-15 11:16
近日,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張力副教授、蘇國輝院士課題組聯手在《科學進展》上發文,揭示了運動改善學習記憶能力的分子機制。奇點網 2019-07-15 09:54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狀態可能類似于人類慢波睡眠(正相睡眠)和快波睡眠(異相睡眠)狀態,使斑馬魚成為人類睡眠研究的潛在候選者。據外媒NecnBeta 2019-07-12 15:49
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銀。多吃蘋果少生病。不知道你的父母會不會經常給你分享此類文章,并且還要告訴你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那知否 2019-07-12 11:09
這幅圖像通過將不同合并階段觀察到的一組星系團放在一起,按照星系團核心至核心的距離排序,從而說明一次重大合并的過程。北京時間7月12日新浪科技 2019-07-12 09:08
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電流刺激大腦可以提高記憶力,大腦某一部位接受刺激后,研究參與者的記憶力顯著提高15 4%。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2日新浪科技 2019-07-12 09:06
7月10日消息,據外媒SlashGear報道,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某些具備開放式玩法的電子游戲,能夠提升玩家的創造力。據報道,該泡泡網 2019-07-11 15:59
來源:科技日報耶魯大學科學家通過一種高速攝影技術,揭示了量子躍遷循序漸進的過程。量子躍遷再次成為流行語,并掀起一場關于量子力學是隨科技日報 2019-07-11 11:17
在HBO迷你劇《切爾諾貝利》(Chernobyl)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前蘇聯核物理學家烏拉娜·霍米約克(Ulana Khomyuk)意識到附近某個地方發生了大知否 2019-07-11 10:47
北京時間7月11日消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而他最偉大的貢獻便是相對論。這一理論永遠新浪科技 2019-07-11 09:20
北京時間7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對很多男人來說,射精量可能是個難以啟齒的問題。你的射精量能裝滿半個茶勺(約2 5毫升)嗎?每毫升精新浪科技 2019-07-11 09:18
北京時間7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太空殖民者如何記錄時間呢?地球上的年、月和日的時間記錄方式并不適用于火星或者月球。7月10日新浪科技 2019-07-11 09:17
美甲做出來的效果好看,但美甲材料聞起來嗆人,美麗的背后總要付出一些代價。美甲產品中含有大量化學物質,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侵入人體,偶知否 2019-07-10 11:05
美國太空公司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電商巨頭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都認為,要想應對地球資源日益枯竭的知否 2019-07-10 10:59
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道,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計劃今年夏天進行一項實驗,希望對可能潛伏在宇宙暗處的鏡像宇宙驚鴻一瞥,目前澎湃新聞 2019-07-09 11:05
圖:美國佛蒙特大學生物學家梅麗莎·佩斯佩尼(Melissa Pespeni)研究的紫海膽按照《圣經》中記載的傳說,諾亞方舟可以讓諾亞與他的家人、以知否 2019-07-09 10:38
作者 | 辰辰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我們在游泳或者潛水時常常需要憋氣,也有些人會喜歡憋氣的感覺。據了解網易科技 2019-07-09 10:37
光,是我們無比熟悉的概念。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光是由無數光子組成的。比如我們眼睛可以看到的的可見光就是可見光光子組成的。宇宙中還有各返樸 2019-07-09 09:18
目前的研究都表明,宇宙在很大程度上是均勻的,而且沒有在旋轉。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環顧太空,你會發現很多東西——行星新浪科技 2019-07-09 09:00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發表文章稱,他們用激光轟擊電子,制造出了由原子和光子組成的混合粒子,其擁IT之家 2019-07-08 15:35
本周五(7月5日),2019軟件定義衛星高峰論壇在山東日照舉辦,持續3天時間。據媒體報道,現場,中科院院士、原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快科技 2019-07-08 11:33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有4 66億人患殘疾性聽力損失,相當于平均不到20人中就有1人喪失聽力。遺傳造成的聽力損失還是新生兒最常見學術經緯 2019-07-08 09:49
北京時間7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宇航員可能會受到比地球居民高700倍的宇宙輻射,這使得火星之旅成為了不可能的新浪科技 2019-07-08 09:45
生物學領域有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結構決定功能。翅膀的結構決定如何飛翔,肺的結構決定如何呼吸;蛋白結構決定酶的功能,DNA結構決定基因奇點網 2019-07-05 16:22
近日據外媒報道,在海豹的幫助下,研究人員成功找到了南極洲威德爾海表面出現巨大冰間湖的原因。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南極洲威德爾海表面隨驅動之家 2019-07-05 15:17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邱晨輝)7月3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對外公布:我國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于前不久發現中國青年報 2019-07-04 11:11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張唯據《科學》網站報道,近日,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化學殺蟲劑的使用,德國小蠊快速進化出強大的抗藥性。澎湃新聞 2019-07-04 10:38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哺乳動物大腦中普遍存在具有致幻效果的二甲基色胺,而且是自然產生的。這一發現是研究二甲基色胺的第一步,并有助于弄清新浪科技 2019-07-04 09:08
生命通過新陳代謝過程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為運動和生長提供動力??蒲Ы繾畛志玫陌旅刂瘓褪牽盒魯麓皇僑綰慰嫉?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日報科技日報 2019-07-03 09:05
2018年秋季,Oumuamua穿過太陽系內部,是科學家首個證實的星際天體,但并不證明它是第一次進入太陽系,事實上該天體穿過太陽系遠不止一次。新浪科技 2019-07-02 09:14
恒星超級耀斑的想象圖北京時間7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年來,探測銀河系邊緣的天文學家觀測到了銀河系中一些最耀眼的煙火表演——超新浪科技 2019-07-02 09:06
日前,卡內基梅隆大學、加州大學貝克利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通過AI模型制作全球首個AI宇宙三維模擬器,這一模擬器可以在幾毫秒的時間里完成模IT之家 2019-07-01 14:22
人體的正常溫度大概恒定在36 2~37 3攝氏度之間,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很可能是身體內出現了某些感染或炎癥。發熱又可以根據溫度的高低分為知否 2019-07-01 10:19
最近一檔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再一次將阿爾茨海默癥帶入到大眾的視野。作為關注認知障礙的紀錄觀察類公益節目,節目組從全國1500位患有認知否 2019-07-01 10:17
CMU和UC Berkeley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推出了全球首個AI宇宙三維模擬器,可在幾毫秒內完成模擬,而且更加準確。更讓人震驚的是在調整參數后,新智元 2019-06-28 15:52
蟹狀星云,此次發現的超高能級光子就來自于這里,這是一個超新星爆發的遺跡北京時間6月27日,物理學家探測到了迄今最高能量的光線,這個信新浪科技 2019-06-28 09:37
研究發現,正常的人體組織中充滿了突變。一項針對29種不同組織的大規模研究發現,人體是由基因組各異的不同細胞組成的復雜嵌合體,許多細胞Nature自然科研 2019-06-28 09:29
來源 | 新原理研究所(ID:newprincipia)有一天,來自另一個宇宙的一位物理學家通過某種我們未知的方式,悄悄地來到了地球上,她的任務是新原理研究所 2019-06-28 09:16
圖1:美國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化學專家范妮·楚(Fanny Chu)等人發現,人體任何部位的每根毛發都可以用來識別其主人身份,這可能為破獲性侵知否 2019-06-26 10:48
為了避免使用阿片,很多人嘗試用大麻制劑止痛。撰文 | 克勞迪婭·沃利斯(Claudia Wallis)翻譯 | 賈明月醫用大麻救了我的命。美國科羅環球科學 2019-06-26 09:48
切爾諾貝利已經成了災難的代名詞。最近,一部同名影視作品《切爾諾貝利》的熱播,將這場發生在1986年的核災難重新帶回了公眾的視野。這場災原理 2019-06-26 09:45
1928年,青霉素出現在了弗萊明先生的培養皿上,讓原本生長著葡萄球菌的培養基出現了一個空白圈,開啟了人類使用抗生素對抗細菌的大門。為了奇點網 2019-06-26 09:41
來源:環球科學物理學家認為,世界是由粒子和力場構成,但他們還不清楚量子領域的粒子和力場究竟是什么。在這篇文章中,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環球科學 2019-06-26 09:33
過去幾十年,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呈爆炸性增長趨勢。迄今為止得到證實的系外行星超過4000顆。現在,科學家正逐漸從搜尋系外行星過渡到科學小常識說說 2019-06-25 15:2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人們開始逐漸養成了諸多不同的生活習慣。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人們的睡眠習慣。說起夜貓知否 2019-06-25 10:38
一個驕陽似火的夏日,我在一個花園派對上蹦蹦跳跳,花園里的花壇干凈整潔。祖母和其他大一點的孩子都在注視著我,她們穿著顏色淡雅的連衣裙澎湃新聞 2019-06-25 09:19
在《致命接觸》中,喬迪·福斯特穿越過,那么馬修·麥康納在《星際穿越》中,斯波克在2009年的《星際迷航》電影中,幾乎所有人都穿越過蟲洞UFO之家 2019-06-24 15:09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新的微觀觀測技術——DNA顯微術,能在基因組水平上揭示細胞內部圖景,對生物學和醫學研究有重要意義。美國霍華新華社 2019-06-24 10:48
英媒稱,長壽和許多孩子——直到不久前,這還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愿望。但是,動物世界表明,高生育率和長壽往往是相互排斥的:尤其是壽命較短參考消息 2019-06-24 10:46
為什么牙買加的黑人短跑快如閃電,而肯尼亞的黑人稱霸全世界的馬拉松賽事?簡單而言,DNA是揭開答案的密碼——肌肉力量和耐力都與先天的遺傳第一財經 2019-06-24 10:40
什么是良心?它從哪里來?作者Patricia Churchland在她的新書《良心》中提出,人若非具有社會性,就不會對凡事都有道德立場。母親與孩子之間Nature自然科研 2019-06-24 09:25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可用于移植的心臟,來源不可靠,也很少。如今,這些患者有了另一種選擇,就是安裝神奇的人工央視財經 2019-06-21 15:39
芬蘭坦佩雷大學研發一種人造鼻子,可在手術中快速嗅出腦組織是否癌變,同時有助于精確切除腫瘤。目前,冰凍切片病理診斷是在手術進行時判斷新華網 2019-06-21 15:28
如果你正在準備執行某種星際太空任務,它通?;岢中艸な奔?,而且可能涉及到在遙遠的世界里繁衍后代的問題,那么派遣更多由女性組成的宇航知否 2019-06-21 10:42
來源:科技日報你經歷過要不要給孩子注射流感疫苗的糾結嗎?流感病毒不斷發生變異,每一季流行的病毒株均與之前的不同。因此每個新的流感流科技日報 2019-06-21 09:03
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磁場(如圖)正在引導氣體粒子進入黑洞周圍的軌道,而不是進入黑洞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美國國家新浪科技 2019-06-21 09:00
在我們的認識中,動物的記憶是后天習得的本領,不論是聽到鈴聲集中進食,還是對襲擊和疼痛的記憶,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而植物作為無法移動中科院之聲 2019-06-21 09:00
近日,一則名為薛定諤的貓終于有救了,Nature 研究首次觀測到量子躍遷過程的新聞報道刷屏。諸如耶魯大學實驗推翻量子力學隨機性愛因斯坦又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2019-06-20 14:39
1981 年,史蒂芬·霍金提出了一個開創性的理論,以解釋宇宙如何從無到有。但是兩年前的一篇論文對此提出了質疑,宇宙學家們紛紛站隊,這場科研圈 2019-06-20 14:37
圖:藍色起源公司創始人杰夫·貝索斯介紹藍月亮登月車6月20日消息,據CNBC報道,美國當地時間周三,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舉行的肯尼迪航天峰網易科技 2019-06-20 10:18
關于睡眠有個詞,叫睡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調查顯示,目前有40%的人睡眠嚴重不足,有80%的人忍受著睡眠差帶來的疲勞,有50%的人忍受著睡知否 2019-06-19 10:44
在漫威動畫片《鋼鐵俠》中,他的神秘能力無所不能,成為挽救人類的英雄,他能夠將鐵元素完美地與身體結合在一起。目前,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知否 2019-06-19 10:42
圖中是普林斯頓場反轉配置裝置——PFRC-2,位于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核聚變太空新浪科技 2019-06-19 09:08
東方火腹蟾蜍圖片來源:CRAIG K。 LORENZ來源:中國科學報本報訊20世紀70年代,研究人員對中美洲云林中的樹蛙和其他兩棲類動物的快速、不中國科學報 2019-06-19 09:02
撰文| 邁克爾·布魯克斯(Michael Brooks)在某個不為人所知的區域,有一個與我們宇宙完全鏡像的平行宇宙存在?為了驗證這個看上去瘋狂的假環球科學 2019-06-18 16:25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近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首次提出了該機構登月計劃科技日報 2019-06-18 16:23
在生物醫學領域,如果一個研究方向能連續在頂級期刊上刊發論文,那其熱門程度自然不言而喻。上周,張鋒教授團隊剛剛在《科學》雜志上報道了學術經緯 2019-06-17 15:45
觀測顯示,它表面的冰層之下、巖石海床之上有著液態海洋,有可能容許生命的存在。據央視新聞消息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研新京報 2019-06-17 15:43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格陵蘭島位處北極圈內,被大量冰雪覆蓋,但當地近日出現不尋常的融冰情況,約20億噸冰雪在一日內融化。據悉,格陵蘭中國新聞網 2019-06-17 15:42
由于中藥基礎研究水平和核心技術研發能力不足,中藥的發展面臨巨大考驗和困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江西省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藥科學科技日報 2019-06-17 10:47
自2015年屠呦呦研究員獲得諾貝爾獎以來,抗瘧藥青蒿素再次 躥紅進入大眾視野。四十多年來,這款藥物已經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當年面醫學新視點 2019-06-17 09:32
?青蒿導 言:自2015年青蒿素的研究獲諾貝爾獎以來,各種媒體傳播低溫萃取青蒿素是科技創新,用乙醚低溫提取抗瘧有效成分是科學創新還是繼新浪綜合 2019-06-17 09:29
在飛掠冥王星后,新視野號開啟了柯伊伯帶之旅。來源:科技日報新視野號又有新發現!美國和法國科學家攜手,借助新視野號提供的數據,在冥王科技日報 2019-06-14 09:13
圖片:ARINDAM GHOSH來源:環球科學在美國,平均每天要消耗大約16500升儲血量。由于血型抗原的限制,供血者和用血者必須保證血型匹配才能環球科學 2019-06-13 09:19
一種罕見疾病會導致人體加速衰老,患者在二三十歲時就開始出現衰老的癥狀,平均壽命只有 55 歲??蒲Ъ蟻Mü芯克鬧虜』蠔拖喙氐?span class="time">Mosaic 2019-06-13 09:18
很多人為了省事,經?;嵐涯誑愫屯嘧傭匆祿黃鶼?,可是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內褲和襪子上都比較臟,是不能放在一起洗的。那么內褲和襪知否 2019-06-12 10:49
又有一名科學家試圖制造基因編輯嬰兒的計劃震動了科學界。據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6月10日報道,俄羅斯分子生物學家Denis Rebr澎湃新聞(上海) 2019-06-12 10:25
吃,還是不吃。這是個問題。瑞士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的神經科學家們研究了小鼠選擇食物時的神經活動,發現大腦在這個問題上學術經緯 2019-06-12 09:32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著名的薛定諤的貓是量子疊加性和不可預測性的象征,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能夠捕獲和拯救新浪科技 2019-06-12 09:25
▲楊輝在介紹新一代基因編輯原標題:驚人!基因編輯會損傷上萬RNA!《自然》:新一代無脫靶基因編輯工具在滬誕生讓裁剪生命天書的基因編輯技文匯報 2019-06-11 09:48
由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聯合進行了迄今為止分辨率最高的黑洞模擬,解開了困科技日報 2019-06-10 10:34
本周最新上線的一批《細胞》論文中,有一項研究讓我們看到了新型療法誕生的希望——來自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學術經緯 2019-06-10 10:02
不久之前,我們報道過一項關于電擊大腦幫助老年人提升記憶力的研究。不記得沒關系,這里說的新研究或許正可以幫到你……用電擊幫助恢復記憶學術經緯 2019-06-06 09:52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6月4日電(記者劉霞)去年3月,一個國際天體物理學家團隊報告說,他們發現,一個距地球6400萬光年的星系(NGC1052-科技日報 2019-06-06 09:50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宇宙是如何誕生的?一種理論認為宇宙是通過某種量子機制,比如量子隧穿效應,誕生于虛無之中。在上世紀80年代,物理學新浪科技 2019-06-06 09:38
我們熟悉的冰都是無色透明的純凈固體,但在極端溫度、壓力條件下,冰可以呈現出全然不同的面貌。30 多年前,就有物理學家預言,水能夠以一科研圈 2019-06-04 10:24
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數百萬年前,一場超新星爆發事件帶來的巨大能量可能導致我們的遠古祖先學會了直立行走。當時超新星新浪科技 2019-05-31 09:36
未來一周,全國各地被高溫席卷,貼一張全國氣溫預報大家隨意感受一下↓↓:(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在這樣的天氣下,唯一能夠不出汗科學大院 2019-05-30 10:15
迄今為止最大的合成基因組誕生了,這個只有部分氨基酸編碼密碼子的基因組讓未來編碼出含有非天然氨基酸殘基的蛋白成為了可能。過去十年來,Nature自然科研 2019-05-30 10:04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一系列研究陸續發現SLC6A4、BDNF、COMT、HTR2A等 18 個基因與抑郁癥風險密切相關。自此,這些基因成了抑郁研究領域科研圈 2019-05-29 10:28
對于避孕方法,大部分女性最看重的三個特點是:有效性、無副作用、價格可承受,但目前可能沒有真正完美的避孕手段。目前,宮內節育器被女性環球科學 2019-05-29 10:08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7日報道,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以前被認為在不同生物體中具有相似作用的20多種基因,實際上對人類有獨特作用,這些基因屬科技日報 2019-05-29 09:50
北京時間5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段令人震驚的視頻揭露了可樂罐內部的秘密:鋁罐外層的金屬被清潔劑溶解之后,藏在其中的塑料涂層新浪科技 2019-05-29 09:39
5月24日,FDA宣布批準了第一款用于治療小兒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基因療法Zolgensma。Zolgensma由AveXis公司研發,2018年4月,諾華收購了Av環球科學 2019-05-28 10:37
北京時間5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養狗受個人基因的影響,甚至可能與遺傳有關??蒲Ъ疑脅磺宄芯恐猩婕暗?span class="time">新浪科技 2019-05-28 10:30
把年輕小鼠的血液輸給年老小鼠,會讓后者的大腦恢復活力;相反,注射年老小鼠的血液,會讓年輕小鼠的認知能力下降。斯坦福大學的神經學教授T學術經緯 2019-05-28 10:29
在經歷過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相比其他干預,抗血小板治療組的腦出血復發風險降低49%,所有嚴重出血風險降低29%。因出血風險和低風險人群獲學術經緯 2019-05-28 10:26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觀測木星的朱諾號任務首次發現,木星的磁場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盡管這種變化科技日報 2019-05-24 10:18
通過深入分析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各個組件如何拼接在一起,兩組科學家日前揭示了DNA是如何編排和保存遺傳信息的。新的研究向人們展示了出人中國科學報 2019-05-23 10:54
2型糖尿病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威脅著全球人類的健康。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統計,在2017年,大約有4 25億糖尿病成人患者;到2045年,學術經緯 2019-05-23 10:47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辦會主題是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作為綠色舞臺上的主角,奇花異草們累了、生病了怎么辦?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科技日報 2019-05-22 13:57
李志遠:更多黑洞照片正在路上第二看臺首張黑洞照片問世,轟動全球。成果背后的功臣——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的國際科研團隊,隨之走入科技日報 2019-04-22 10:16
30多個國家發現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專家:超級真菌在中國大規模暴發可能性較小人與微生物之間正發生一場惡戰,這不是電影中的情節。目前,30多科技日報 2019-04-12 09:20
空腹運動有不少益處,尤其在減重方面有時會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雖然備受推崇,但是為了避免所有可能的危害,請謹慎對待這種做法。環球網 2019-03-19 15:27
科學家分析了英國3662名老人的情況,結果顯示在50歲及以上的人中,每天收看電視超過3 5個小時可能與言語記憶力下降相關。科技日報 2019-03-19 14:54
經過131天、3萬海里航行,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搭乘“雪龍”號極地考察船12日回到上海、走上陸地。南極考察期間,科考隊經受了嚴酷自然環境的考驗,克服了“雪龍”號碰撞冰山后新華網 2019-03-13 16:41
記者近日從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科研團隊新研制的燃料電池實現了全產業鏈的完全自主化,具有技術水平先進、成本低等優勢,有助于燃料電池在我國大規模應用。科技日報 2019-01-09 15:54
2018年12月28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志著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8-12-29 16:16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哈爾濱工業大學等26個單位的考核結果較差,不僅是開放共享情況較差,存在重視不夠、統籌管理不力、通用儀器利用效率低等不足,個別單位還存在閑置浪費嚴重。科技日報 2018-12-29 16:13
12月26日上午9:30左右,該校東校區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人民網 2018-12-27 08:48
量子霍爾效應是20世紀以來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但100多年來,科學家們對量子霍爾效應的研究仍停留于二維體系。科技日報 2018-12-20 08:47
據今日俄羅斯通訊社近日報道,俄醫療企業Invitro稱,俄羅斯宇航員利用國際空間站上的3D生物打印機,設法在零重力下打印出了實驗鼠的甲狀腺。該公司表示,未來甚至有望打印出人體器官。新華社 2018-12-11 15:30
科學家近日在英國倫敦正式啟動了一個龐大的全球性項目——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準備在10年內對地球上所有150萬種已知真核生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編目和分類,預計耗資47億美元。科技日報 2018-11-06 08:47
全球約有93%的15歲以下兒童(即18億兒童)每天呼吸遭受嚴重污染的空氣,使他們的健康和發展面臨嚴峻風險。該報告是在世衛組織首次全球空氣污染與健康大會30日于日內瓦召開前發布的。科技日報 2018-10-31 16:07
這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轉化醫學研究院的周民團隊構建出的一種“抗癌納米材料多級載藥系統”,可令腫瘤藥物向腫瘤組織深層遞送,明顯抑制惡性腫瘤的轉移。新華網 2018-07-13 15:00
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迫切追求健康、警惕性低等弱點,通過夸大、虛假宣傳等方式誘騙老人高價購買所謂保健品,損害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新聞網 2018-07-13 08:25
只有多培育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才能形成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體系,才能滿足多樣化需求,為公立醫院減負社會辦醫正迎來央地多重政策力2018-07-10 13:49
7月9日早間,林允更新自己的社交動態,曬出了自己正在吃早餐的照片,稱自己已經長胖4斤的消息,并且表示確實是長胖一點比較好看。她配長文2018-07-10 13:49
這就是真空泵,凡安裝沒用過它的變頻空調,都有很大隱患??盞靼滄骯ひ話憒鷥?ldquo;不用抽真空”。濟南正值盛夏,最近空調賣火了,火到空調安裝都排2018-07-10 13:49
法國和比利時在世界杯半決賽相遇,這兩支備受注目的球隊已經在世界杯賽場獲得成功。德尚率領的法國青年軍早已是世界杯的奪冠熱門球隊,而比2018-07-10 13:49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記者 張雨)6月14日世界杯開賽以來,全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結合世界杯賽程和本地實際,在日2018-07-10 13:49
【權威訪談】6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近幾年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基本實現2018-07-10 13:49
【經濟界面】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實現科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2018-07-10 13:48
爐石傳說奇跡賊卡組要怎么搭配最好,奇跡賊上分卡組構成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下最近玩家們比較關心的奇跡賊卡組吧?!究ㄗ楣鉤傘顆販?span class="time">2018-07-10 13:48
7月9日11時56分,我國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巴遙一號”)和科學實驗衛星2018-07-10 13:48
要增強考生的守法意識、信息安全意識,需要學校汲取該類典型案例的教訓,認真引導廣大考生理性處理心理問題和矛盾糾紛河南省平輿縣警方7月8日2018-07-10 13:48
科幻電影《阿修羅》首映 打造震撼視聽效果 北京晨報記者 柴春霞 攝本月13日,電影《阿修羅》將在全國公映 ,昨天該片在北京舉辦首映式2018-07-10 13:48
國產神話電影《阿修羅》將于13日起在全國上映。影片通過神話中長有三頭的阿修羅尋找“洞察之頭”的故事,探討人的欲望與超越,由吳磊、梁家2018-07-10 13:48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趙竹青)今天凌晨4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該衛星2018-07-10 13:48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 (董思睿)7月10日-12日,第十七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大會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今年大會的主2018-07-10 13:48
動漫游戲展現場人氣十足。媽媽帶著兩個寶寶一起cosplay。隨處可見精心打扮的動漫游戲愛好者。很難找到準確的詞來形容當下復雜且多面的年輕2018-07-10 13:48